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推薦-器之手帖 1 茶具

 

推薦-器之手帖 1 茶具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器之手帖》是「記載創作器皿之人的手帖」。

了解每一個器皿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就會發現接觸器皿其實很有趣。



  以茶具、食器為主題,從介紹重點作家之代表作品為切入點,說明該作家的特色、技法或創作理念。



  第一集內容為茶具,有茶壺、杯、匙、罐、隔熱墊,又分陶、磁、玻璃、鐵器、漆器、銅、銀等素材。



  第二集內容為食器,有鍋、碗、筷、便當盒、飯桶、飯杓、湯匙、筷架、便當箱,同樣也有陶、土、木、玻璃等材質。



  書中與書後穿插小專欄,介紹與茶器、食器相關的典故文化,增加內容的深度;也有使用上的建議與注意事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日野明子




  從事工藝相關的採購工作、「STUDIO木瓜」代表。就讀共立女子大學家政學院生活美術學系時受到教授秋岡芳夫的影響。曾在松屋商事株式會社工作,1999年自立門戶,成立「STUDIO木瓜」,開始一人包辦的採購工作,主要作為百貨公司、商店、工藝家與產地之間的橋樑,為各類生活用品的展覽或企畫提供建議。2004年開始與財團法人Craft Center Japan攜手合作。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希望有一天能搭時光穿越機回到古代用宋代青瓷喝杯茶。譯有《工藝之道》、《日日之器》、《平松洋子的廚房道具》等等。



 

目錄








斟茶

總有一天想用用看的茶壺 加藤  財

急須產地的工匠技術 南景製陶園

民藝思想誕生之地 因州中井窯•坂本  章

愛戀紅土 西川  聰  

超越時代的茶壺 喜多村光史  

以太古之土燒製陶器 工藤和彥  

如藝術品般令人難忘 村上  躍  

伊賀的煎藥土瓶 山本陶房  

美麗的基本款急須 水野博司  

持續生產四分之一世紀的土瓶與汲出茶杯 高橋春夫  

鑄造的樂趣 鈴木  卓  

數千分之三的釉藥 中田窯•中田正隆  

發動整個產地一同打造的器物 塚本香苗+吉村陶苑  

永遠的經典 伊萬里陶苑+岡本榮司  

優游於器皿的魚兒 小杉寬子  

踏襲古典,超越古典 堀仁  憲  

重疊的記憶 伊藤  環  



享用

令人聯想起搖曳河面的美麗 藤平  寧  

傳統的量產方式 山本亮平  

誕生於砥部星空下的人 工藤省治  

相信自己,持續創作 岸野  寬  

青花的茶杯 犀之音窯 北野敏一

矢志成為日本第一 Ceramic Japan+藤井憲之  

反映個性的漆器 角漆工房  

大器之中生細緻 山田瑞子  

日常用的杯子 安土忠久、安土草多  

一代傳一代的設計 淡島雅吉  

不吹的吹製玻璃 艸田正樹  

如跳舞般輕盈 彼得•艾比  

企劃能力 木村硝子店



配件

重疊之美 水野正美

產地背後的努力 松山陶工廠  

切削而成的錫製茶罐 大阪錫器  

鐵壺的新形狀 南部鐵器協同組合  

隨意的匙子 匙屋  

配角的重點是堅固 福田敏雄  

敲敲敲 坂野友紀  

真正的工藝家 小笠原陸兆  

獲得獨一無二的作品 加藤尚子  

專業的志氣 和田助製作所  

代表作者的茶罐 大崎麻生  

用用專家的工具 小泉硝子製作所



專欄

茶具的名稱  



喝茶的順序1 喝茶是消除睡意的良藥

喝茶的順序2 從擺脫睡意到用心品嚐

陶瓷器建立於科學技術之上



關於技法1 陶瓷器

關於技法2 玻璃

關於技法3 金屬



器物與鉛的關係

膨脹係數

易碎的玻璃  不破的玻璃



關於技法4 漆器



各類材質的保養方法

關於修繕

作者介紹

店家一覽表

寫在最後

參考文獻






 








  我喜歡器皿也喜歡人,喜歡人也喜歡旅行;因此我硬是把它們全部拉在一起,成為我的工作。親近的人常說:「實在沒辦法說明你這個人到底在做什麼。」光憑這句話,就可知我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做。



  我覺得參訪製造者的工房很有趣,販賣的人很有趣,當然商品本身也非常有趣。因為我想做與這一切有關的工作,才會變成這副德性。



  我雖然販賣器物,卻不擅長做菜,只能做給自己吃,如果使用的鐵壺、土鍋、木勺、茶壺與茶杯等器物是認識的人的作品,我會覺得用它們烹調的料理似乎比較美味。常言道:「用好的器皿,食物看起來也好吃。」我覺得不僅是「看起來」而已,而是真的會「變得更美味」。



  我不是大作家,所以一開始就放棄以各種形容詞表達器物魅力。這本《器之手帖》裡主要記載我實際拜訪工藝家,與其交談後的感想、覺得有趣的事情、無法只以眼前所見就能理解的產地實況,以及關於器皿製作與材料等細節,所以其實是「記載創作器物之人的手帖」。我不僅介紹工藝家個人的創作,也介紹工廠生產的器物。工藝家的作品聽起來頗了不起,用起來的確很不錯;工廠生產的器物經常被視為大量生產的結果,其實每一個器物背後都有負責製造的人。請大家不要覺得麻煩,先拿起器物瞧瞧,聽聽店家的說明,知道是怎麼樣的製造者做出來的,明白是由哪一個工廠所生產,了解每一個器物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就會發現接觸器物其實很有趣。製造者無法見到所有使用者,因此我希望本書能夠成為製造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橋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