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推薦-巷仔口社會學」書評

 

推薦-巷仔口社會學」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開了社會學之眼,再也回不去了!」



  為什麼要學社會學?這是2014年台灣網路上一個熱門的話題。



  「社會學有什麼好學的,我社會大學都念好幾十年了!」「你們老師都在教導你們如何搞社會運動吧!」這是一般人常有的反應。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學的認識,遠低於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但近年來的大學在校生,卻似乎越來越被這門莫名的學科所吸引。台大社會系大一才招收50名學生,可是必修課經常湧入上百名同學擠爆教室。



  另一個例子是「巷仔口社會學」這個共筆部落格,用專業的素養,淺白的口吻,將學術語言轉化為日常語言,在短短的一年半內,吸引了2.1萬個FB粉絲,網頁的點擊次數也高達180萬次,可說成果斐然。



  但我們為什麼要認識社會學?這些學生和社會人士,又從社會學上汲取了什麼的視野和觀點?一語以蔽之,是突破個人看事物的盲點,社會學跟其他學科很重要的思考差異在於,不會滿足於單一的答案,而是去分析個人處境背後複雜的環境結構因素,並且對於常識性的說法提出質疑。



  「當我們看到了個人問題,也必須同時看到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分析背後複雜的環境結構因素是如何作用在個人身上,以同情的態度去理解活生生個人所處的困境。」



  這是社會學在處理社會現象的一把利刃,針對家庭、性別、政治、階級等各類型台灣社會現象,這本書一一展演如何揮動這把利刃,解開問題背後千絲萬縷的糾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吳嘉苓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梁莉芳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助理教授



彭渰雯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楊佳羚



  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婉琪



  台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唐文慧



  中 山大學社會學系兼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專任教授



陳美華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曾嬿芬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文源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曾柏文



  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張晉芬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蔡明璋



  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王國羽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邱大昕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張恆豪



  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曾凡慈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戴伯芬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陳伯偉、游淑華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藍佩嘉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葉高華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王奕婷



  瑞典哥德堡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王金壽



  成功大學政治系、中山大學社會系合聘教授



田畠真弓



  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董建宏



  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學程助理教授



鄭祖邦



  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何明修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



邱花妹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吳宗昇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劉侑學、呂建德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博士生、副教授



曾薰慧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訪問學者



劉正、殷志偉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碩士生


 

目錄




Part I      政治人生

搖搖欲墜的臺灣民主?從民主態度調查談起                                    葉高華

難以對話的兩種民主觀?秩序、政府效能vs 自由、人權保障       王奕婷

司法改革路迢迢:社會學的觀點                                                        王金壽

軍隊集體霸凌的社會學分析:從洪仲丘死亡談起                            田畠真弓

恐懼的修辭:恐怖主義與民主的反挫                                                董建宏

瞧!香港人!台港中的三角習題                                                        鄭祖邦

 

Part II     勞碌人生

階級凝視下的魯蛇人生                                                                  王宏仁

低工資與台灣人才流失的困境                                                      曾嬿芬

台灣為何沒人才?人才危機的體制與文化根源                          林文源

搶人才,新加坡憑什麼?─地緣價值、國家資本,與階級化的社會結構            曾柏文

「平平都是人」,女人就是賺得少                                              張晉芬

要市場社會,不要市場經濟:  以台灣為主體的發展                   蔡明璋

核電生死簿:苦難的分佈                                                              王宏仁

 

Part III    性別人生

我媽是怎麼生下我的?母親節的社會學提問                                    吳嘉苓

我媽生下我之後呢?「做媽媽」的社會學觀察                                梁莉芳

我在家裡生小孩:生產是愛、滋養和力量                                        梁莉芳

你家小孩跟誰的姓?子女姓氏選擇的家庭政治學                            彭渰雯

小孩自己帶才不會輸在起跑點?不同育兒論述的競逐                    楊佳羚

一堵打不破的牆?從高中女生程度落後談起                                    陳婉琪

相愛真的沒有那麼容易嗎?于美人家暴事件的社會學考察            唐文慧

揪團買春去:台灣男與中國女的複雜多元性關係                            陳美華

 

Part IV    邊緣人生:

缺角的台灣社會學研究:身心障礙研究                                    王國羽

誰來為獅子寫歷史?身心障礙者故事的社會學分析                邱大昕

我們還在為上公車抗爭:制度歧視與障礙者文化資訊權        張恆豪

你是過動兒嗎?看你住在哪個國家而定                                    曾凡慈

在巷仔口碰見「街友」                                                                戴伯芬

社會學對家暴男的讀心術                                                            陳伯偉、游淑華

番仔、外勞與阿兜仔:種族主義的社會學                                藍佩嘉

 

Part V     另類人生:

為何賤人就是要矯情:一個社會學的解讀                                何明修

能源使用的新思維:小即是美                                                    邱花妹

拯救世界,社會企業行嗎?                                                        吳宗昇

世代互助還是個人自助?年金政策的未來                                劉侑學、呂建德

鳳凰花開,又到了博士求職「祭」                                            曾薰慧

麥當勞的雞住五星級?談消費者的認知困境                             殷志偉,劉正





 








打開社會學之眼 看見彩色人生




  社會系的學生或老師,經常被親朋好友問到,你在大學∕研究所讀(教)什麼?



  「社會系。」

  「是社會工作喔?很好找工作哦~」

  「不是社會工作,是研究社會的。」

  「是喔,很好啊,現在社會很亂,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要不然就是:

  「社會學有什麼好學的,我社會大學都念好幾十年了!」

  或者318學運後:

  「你們老師都在教導你們如何搞社會運動吧!」

  接著一片靜默。



  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學的認識,遠低於對於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的認識,雖然一般大眾可能也不一定真的知道這些學科在搞啥,但至少會猜是在「處理個人心理困擾」、「用來賺大錢」或者「搞政治的」。但是社會學呢?只能跟「社會工作」、「搞社會關係」或者「搞社會運動」這無三小路用的搞在一起嗎?。



  其實,社會學是開大門、走大路的!



  相較於一般大眾或者高中生,近年來的大學在校生,似乎越來越被這門莫名的學科所吸引。台大社會系大一才招收50名學生,可是必修課經常湧入上百名同學擠爆教室。國內的許多社會學教授,大學時期都不是念社會系,中山大學社會系的老師,更有一半以上在大學時期是主修其他學門,博士期間才轉而攻讀社會學。為何社會學會吸引這麼多英雄豪女投入?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次若出現社會運動或政治運動,幾乎都看得到社會學者的身影。早年野百合時代,中研院社會所的瞿海源教授就跟著學生在自由廣場靜坐抗議。2008年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時,站在第一線抗議的社會學老師李明璁事後遭到起訴。2014年318學運時,台大社會系的眾多老師在街頭進行公民審議的教育,台北大學社會系也有一群老師,默默調查參與者的基本背景資料,至於南方的中山大學社會系師生,更是公開罷課支持學運。也難怪社會大眾會這樣問:社會系到底在「衝」三小啊?是不是「暴民」出身的?



  社會學觀看世界的特有方式



  張晉芬老師寫了〈平平都是人,女人就是賺得少〉之後,有高達135則的留言回應,對於為何一樣的學歷、一樣的工作內容,女生就是賺得少?兩個典型反對意見是:



  「男女染色體有差異,天生對左右腦的發展也有差異,這是先天就不同的」;「女生有生理假的需求,所以妳的生產力硬是比男性朋友少了一天呀!讓我告訴妳怎樣跟男性並駕齊驅吧!去做卵巢摘除,讓自己沒有月經的困擾。」



  我寫的〈魯蛇人生〉裡,有一段討論到台中科博館禁止穿拖鞋、汗衫入館是一種階級的歧視。有人反駁:



  「中國人和狗不可以進入,的確是強烈的歧視,但穿拖鞋汗衫不可以進入科博館,那是禮儀。禮儀中皮鞋本來就是比拖鞋隆重的東西,便鞋介於這之間。」「這穿著除了不雅觀,也會有異味等問題,而且萬一被踩後跟,穿拖鞋也比鞋子易絆倒。基本上我很贊同科博館的標示,而且拖鞋型的涼鞋也要禁止才對。」



  從這些讀者的回應可以看到,不具社會學思維方式的人,通常會以「個人主義」的思考方式來解讀世界(要不然你自己去變成男人啊!),並且比較容易肯定既存的社會規範(穿拖鞋就是不雅觀!)。社會學跟其他學科很重要的思考差異在於,當我們看到了個人問題,也必須同時看到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個人的問題通常是社會環境問題造成的。



  在過去,台灣的外交人員特考都會限定女性名額,理由是她們考上之後,經常不願意配合政府政策外放。這種說法正是把問題歸因到女性個人的不配合。但社會學會繼續追問:這是因為女性「天生」就比較不願拋頭露面(個人式的歸因)?還是她無法「拋家棄子」(家庭因素)?如果她真的出國工作,會有什麼後果?永遠單身?跟丈夫離婚?有可能丈夫放棄工作,跟著她出國當外交老爺嗎?



  從這個例子來看,考上外交特考的女性不願意出國工作,真的只是個人意願問題而已嗎?還是牽涉到她所處的家庭、社會、文化種種因素?若以家庭因素來考量,倘若全家一起出國,丈夫的工作怎麼辦?小孩子的教育怎麼辦?丈夫願意陪著妻子參加外交宴會嗎?人家會不會認為這個丈夫很沒用?顯然,問題很複雜,牽涉到台灣家庭仍以父系為主的組織形態,整個社會對於男女工作的期待仍然不同,所以女性不願意外放出國。這不是簡單一句「女生就是不願意配合」就可以簡單打發的。通常會說出這種簡單答案的人,也會造就出性別歧視的政策。



  顯然,社會學不會滿足於單一的答案,而是去分析個人處境背後複雜的環境結構因素,並且對於常識性的說法提出質疑。



  又例如太陽花學運時,占領行政院的群眾跟學生究竟是否為執政者口中的「暴民」?社會學者會說:是不是「暴民」,要看你是處在哪個社會環境、哪個時代而定。大家都知道,「民主」的英文是「democracy」,字首「demo」跟抗議示威的「demonstration」或人口學的「demography」都是相同字根,意思是「一群人」。十九世紀初,英國工人階級要求平等投票權且到處示威抗議時,英國貴族和資產階級便是以「暴民」汙名化這些工人,所以「democracy」根本就是一群暴民想要建立的政體(demo-cracy),目的在於挑戰既有的社會秩序。這種說詞跟現在台灣執政者所說的「依法行政」「法律不容挑戰」是否如出一轍?但是當英國工人抗爭成功之後,democracy這個負面詞彙,卻成了正面意義的「民主政治」,所以「暴民」的定義,要看是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下、出自哪些人的口。



  這個就是以社會學之眼觀察世界的方式。如同一位同學所說:「開了社會學之眼,再也回不去了!」



  社會學的價值認同與行動



  既然社會學經常質疑既有的社會規範和秩序,社會學者是否就很少認同主流價值?與其說社會學的思考是故意破壞既有價值,不如說是迫使我們去反思習以為常的想法、行為,並以同情的態度去理解活生生的人所面對的困境。



  我的外祖父很早就過世,留下寡母跟三個女兒,住在貧瘠的台南鹽分地帶。為了傳宗接代,外祖母領養了我舅舅來繼承子嗣,也為了給男生念書,我母親與阿姨都沒上學,是文盲,阿姨甚至還送人當童養媳。



  記得我在國中時,收到朋友從鄉下寄來的新年卡片。朋友祝福我快樂,永不「破病」!讀完卡片我一直狂笑,還把這個笑話講給母親聽。她顯然無法理解我在笑什麼,但是為了附和我,她文不對題地回答:「對啊,哪有人在卡片裡面講破病的!」



  大約30年前,阿姨來我家住一陣子,某日早上我看到她拿著報紙看了很久,最後我忍不住跟她說:「阿姨啊,妳報紙拿顛倒了啦!」她聽到後一直傻笑,說:「你嘛知道我沒有讀過冊啊!看起來都一樣啊!」她接著又笑著說:「阿姨不認識字,卡沒水準,國語也聽無。」



  過了好幾年後去德國留學,才真正體會到失語人的痛苦。我母親在當下的場合,試著要「過關」,掩飾她不懂華語的難堪。我阿姨則內化了殖民者所強加的價值,外在的嘲弄恥辱竟轉化認定為自身的缺陷。



  我們看到社會結構的不公是如何作用在她們兩人身上。在男女不平等的父權社會下,女性受教育的權利低於男性;在強迫台灣民眾只能學習華語且不遺餘力打壓本土語言的政策下,接受華語教育的新一代開始嘲笑不懂華語的上一代,卻沒看到語言政策造成的社會不平等。這些外在於個人之外的力量,雖然遠在天邊,但是卻深深影響了每一個在整個結構底下的每個人,只是身處其中的人,往往看不出個人的困境,經常是這些結構造成的。



  從主流的價值來看,沒受過教育的人,常被貼標籤是「人口素質差」,將來養育出來的子女一定是社會的負擔(一如我們對於東南亞籍女性配偶的描述)。但如果從她們所處的特定環境時空來看,我們就能同情地理解,為何某些人無法脫離困境(例如無法聽懂電視的華語新聞)。這樣同情性地理解能為我們注入強大動能,希望以實際行動來改變制度、歧視,而非只是訕笑這群人是魯蛇,一昧指責這些人不努力、不會自行掙脫環境。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巷仔口社會學的作者。讀者可以看到,貢獻給該部落格的眾多台灣社會學者,並不是基於自身利益來書寫這些短文,而是追尋更加公平正義的台灣社會,貢獻自己專長給哺育我們成長的台灣社會。他們沒有收到半毛錢的稿費,甚至本書出版後的版稅,也都捐給台灣社會學會,讓學會可以獲得額外的財務支援,服務更多社群人口。我要致上十二萬分的感謝,沒有大家的無私奉獻,這本科普社會學小書,是無法成形的。透過此書的印行,我們看到,台灣社會不是只有財團政客治國而已,還有一群熱血奔騰的傻子正衝出好幾條小路來用!




王宏仁

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

2014.09.1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