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top|
詩歌作為一種美學形式與實踐, 本書研究、箋釋明清之際文壇宗主錢謙益(牧齋,1582-1664)逝世前半年所作之〈病榻消寒雜(口永)〉組詩。詩共四十六首,老、病、寒乃其基調,總題〈病榻消寒〉,名副其實。抽繹其所思,回憶之詩為大宗,牧齋詠及其生平最耿耿於懷、眷戀,或念念不忘之諸大事。「詩可以群」,亦可藉知詩人之交游狀況。年在桑榆間,出現在〈病榻消寒〉詩中之人物,幾全為文士,如非摯友、文友,即為晚年最親近之門弟子。貫穿全部詩作的另一特色,為首首有我,牧齋以抒情主體或道德主體出現、發聲,老氣橫秋,主體性強烈。〈病榻消寒雜(口永)〉堪稱牧齋一生詩藝的最後綻放,值得仔細研味。本書上編分四章探論〈病榻消寒雜(口永)〉組詩及相關議題;本書下編為「箋釋編」,逐一箋解〈病榻消寒雜(口永)四十六首〉。 作者簡介 嚴志雄(Lawrence Yim) 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並在清華大學講授明清詩文。專研明清文學,著有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2009),發表研究錢謙益、屈大均、函可、東北流放詩人等中英文論文多篇,並編有《千山詩集》(2008)、《明清詩文研究(第1輯)》(2011)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