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新書推薦-「健康是一條反璞歸真的修行路」書評

 

新書推薦-「健康是一條反璞歸真的修行路」書評

 

詳細介紹(點我)

 

 

 閱讀心得,心得感想,書評


內容簡介





讓身體淨化、補足能量的50 個學分



  健康所以難,難在無明與自我姑息。

  健康很簡單,身體才是真正的醫生。

  持續的淨化與進化,充分的「酵益能量」

  足以喚醒身體覺知,康復機制因而啟動!

  「斷食」更是必修學分,徹底拉高健康的位階。

  修行不必苦行,當下改變,返璞歸真,讓你在健康境界中翱翔。



  ◎你是否?



  停留在吃的情境與情緒中,

  難以體會到不吃是什麼樣的境界;

  停留在營養補充的重要性中,

  不曾理解身體有排出廢物的優先選項;

  停留在體力與食物的關聯性中,

  聽不到身體最真切的清淨回應。



  要達到真健康,必須從身體的角度看健康,

  懂得身體的思考,學習理解身體的意識,

  尊重身體的邏輯,並順從身體運作的優先順序。



  這是一本探討身體智慧和靈性共存,通達圓滿人生的生命之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立維




  澎湖馬公出生,屬於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一分子,他深知自己的出生背景充滿著巧妙的命定,也知道自己的福分應該轉換成更大的福報。



  父親是醫生,據他說,這是生命很重要的學分,榮耀與墮落幾乎只是一線之隔,富裕與貧窮也幾乎是一念之差。父親的工作和學歷連結到社會位階,其實生命中的好與不好就是處在認知態度的兩方,身為醫生之子,也經由醫學教育而踏入社會,曾經因此在創業路上迷失,最後慶幸自己在谷底清楚悟出自己的人生方向。



  執業接近一甲子的父親是ㄧ面鏡子,他因此看到醫療環境在社會中的不當價值,那種被烘托的虛假地位,還有因此而看不到健康真相的傲慢身段。那種因為懂而完全不懂,因為專業而背離專業,因為社會位階而永遠看不到學習的階梯。



  40歲之後察覺閱讀和寫作是自己的生命,希望在健康領域中不斷挖掘出真相,除了賦予自己不停進步的期許,也透過宣導與傳播健康之道而累積更多體會與靈感,他堅信貴人是關鍵的媒介,家人是貴人,朋友是貴人,引導他深入益生菌酵素領域的是貴人,他的工作同伴是貴人,所有學員和讀者都是貴人,連給予他啟發的所有書籍的作者都是他的貴人。



  他希望所有現代人都願意花時間思考熟食文化的缺失,吃飽的價值偏差,以及身體因為長期處理熟食所造成的不當囤積。因此,他和一群志工很務實的引導學員斷食,強調重新認識身體的意識和價值順序的意義。常說健康是一堂人性課程,健康是修行,同時更體會到健康是和浩瀚宇宙連接,很用心接通造物主完美創意的功課。



  相關著作有《益生菌觀點》、《彩虹處方》、《酵益密碼》、《零疾病,真健康:不依賴醫生的80種方法》。



  相關著作

  《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零疾病,真健康:不依賴醫生的80種方法》






 

目錄




推薦序:

我看見一支刀◎張瓊如/「煥源行」教育系統創辦人,「煥源生命教育」首席講師

走一條健康修行路◎朱玉鳳/《禮貌,你做對了嗎?》作者,前駐希臘大使

健康,是持續與身體對話的真自信!◎許淑芬/(前正因文化資深編輯)



作者序:恩賜



前言:這是健康書嗎?



第一章 健康不是承襲,是超越

一、 滿足的計較

二、 確診的隱形禍害

三、 在不求與從容中了悟健康

四、 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還有好多好多

五、 白色鬼門關(王老師的故事)



第二章 生命不是利己,是利他

一、 用最高標準檢視醫療人員的健康

二、 生命不存在標準答案

三、 我們都把錢花在哪裡了?

四、 懂健康絕對是一件利他的事情

五、 習慣才能治病(彩虹舒活營的故事)



第三章 時間不是消耗,是創造

一、 超級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二、 時間是最重要的分母

三、 視而不見的傳承

四、 愈快愈好和以後再說

五、 憑什麼迎接老年社會的到來



第四章 文明不是發達,是墮落

一、 癌症簽證和下一代的壽命

二、 數字背後的數字,問題背後的問題

三、 追著錢走就會有答案

四、 眾生顛倒

五、 致癌療法(穿著白袍的黑道)



第五章 戒律不是限制,是啟發

一、 規則與記分板之間

二、 多運動、吃清淡、少吃藥,然後呢?

三、 胡蘿蔔與悶棍

四、 人與環境,意志力與健康

五、 沒有頭銜的領導



第六章 改變不是名詞,是動詞

一、 還是那個無法擺脫的框框

二、 把握機會還是解決問題?

三、 熟識和輕視糾纏不清

四、 早餐重不重要不是最重要

五、 有疑慮,就該丟掉



第七章 關鍵不在學習,在動機

一、 救因還是救果?

二、 處方箋與白老鼠

三、 痊不代表癒

四、 都是我的錯

五、 重複消費的動機



第八章 成效不在執行,在持續

一、 陌生的第一步

二、 每天都往高處走

三、 粗茶淡飯與肺腑之言

四、 迎接「無藥可醫」的時代

五、 暢行無阻的寧靜



第九章 障礙不在不足,在滿足

一、 有錢不代表值錢

二、 我慢和我不健康

三、 因為容易而困難,因為富裕而貧窮

四、 天氣、脾氣、運氣

五、 誰能決定他人的生命長短



第十章 圓滿不在今生 在永世

一、 有一個你還沒有看過的世界

二、 因果法則

三、 最後一里路

四、 感恩與相互依存的回家之路

五、 健康是一條反璞歸真的修行路



後記之一:擁有是有限的 給予是無限的

後記之二:人生起伏為哪樁?(我自己的故事)

後記之三:看到一群彩虹天使










 




專文推薦



走一條健康修行路

朱玉鳳/《禮貌,你做對了嗎?》作者,前駐希臘大使




  陳立維老師希望我也為他的新書寫序時,雖即將出國,但我滿口答應,只為了想早日一睹他的新作。尤其社會又傳來食安大問題,很多美食佳餚竟然與餿水油有關,太令人噁心難過。值此人心惶惶之際,讀陳老師屢次著作中諄諄告誡的「吃錯」與「吃多」令人生病,格外如警鐘。



  他曾送我一本《彩虹處方》,並題字「少即是多」;乍看有些茫茫然,細嚼卻又十分真切。因為吃得少了,身體負擔少,不易生病;長壽不就可以吃得久,吃得多嗎?



  和陳立維老師相逢竟然是四十年後的一次同學會,我還以學姊來賓的身分與會,而且就坐在他旁邊。對於他倡導的彩虹飲食與彩虹營不甚了解,以為又是千萬種鼓吹健康的理論之一罷了。但是他送了一本《零疾病,真健康:不依賴醫生的80種方法》,我立即讀了,發現原來這是我多年來追尋自然療法的本師,真有他鄉遇故知之感。深覺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竟在無意時。一面讀一面體悟,原來我也是不尊重自己身體的一個人。和他長談後毅然加入要斷食七天的舒活營,報了名還拉了一位朋友一起去。當天到達會場,發現有其他八十多位的參加者,心中十分溫馨感動,的確「德不孤,必有鄰」,我們在追求健康的途中是不寂寞的。



  不過我必須誠實告白,心中一直起疑,不斷問自己「真能撐過七天不吃飯?」望著陳老師飄向我們的自信眼神,是不容我們懷疑的。的確,這七天是我人生中的另一體驗,不僅撐過來了,而且是近年來連續夜夜好眠的奇蹟,我的失眠及難以入睡的老毛病在這七天突然退隱消失了!這項好消息也鼓勵一位因失眠而導致躁鬱症的朋友再度燃起信心與希望,願意試試參加斷食的考驗。



  另外我也修正了許多不正確的觀念,例如自以為吃全素,吃得既清淡又忌口,體內應相對清潔,可是這七天中所出現的毒垢卻令我吃驚。斷食七天後再接續讀陳老師的陳老師《彩虹處方》及《酵益密碼》,領悟更深,不僅對陳老師十年來的心路歷程萬分感佩,也對自己往後要自主健康的方向更有信心。



  我們都出生在風光美麗的澎湖,是一條街之隔的鄰居。但他是醫師之子,在貧窮年代,他們家就有樓房和代步的一輛三輪車。偶爾走過他家門口,玄關之後的牆上一塊漆黑油亮的大匾刻著「美侖美奐」四個大金字,讓多少人欣羨出生在這個家庭的小孩。我一直認為陳立維老師會克紹箕裘,延續那令人尊敬羨慕的行業,但是他書中句句「反骨」的語言,顛覆了所有認識他的人,恐怕連他自己也在內。是怎樣的轉折讓這位自稱原本傲慢無知的人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他過去的八本書都交待了;而我們也要感謝他的轉變,因為這轉變使他體認人之為人是「利他」的,他更意識到上天有意引導他走這條路,是要他協助更多人邁向真正健康大道。



  我退休前擔任過大使,這是要傳遞兩國間親善和好的職務,任重道遠。大使要傳達的事情非常多,目的則是鞏固好的關係。陳老師自比為健康使者,目的是要大家健康。古語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陳老師這十年來何止救人一命而已?以使節角度而言,他是勝任且稱職。但是他不以目前的成果而滿足,畢竟每幾分鐘就有人罹癌或因病離世,他嘆息有太多無知的人。如果他能傳達更多訊息給這些人,這些病患的痛楚與家人的惶惶不安,就能夠改變往正向走。他持續擔任健康使者的身分恐怕是一輩子了!



  他已寫了八本書,力道一本比一本強;等到累積了相當的高能量及更廣泛的素材,又提筆完成了第九本的著作。這新作已超越健康的範圍,是深富哲理,直指人心,企求迷茫者能頓悟的大作。他急切的要救眾生得離苦,大聲疾呼一切病源就在「吃」,一切痛苦根源來自不當飲食。



  他看太多我們這一代沒有「紀律」者對身體「不負責任」的行為,我們還可能因此拖累下一代,屆時不僅是健保大失血,也是家庭及社會的沈重負擔。他一再解釋、勸導,希望照明在暗夜中摸索的我們;有別於那些掛著尊嚴面具在白色巨塔裏的醫師,他更是剖心掏肺,徹底自我拆除傲慢與偏見,以自己最真實的見證來示現他也曾迷惘過。就因為他一路走來經歷過我們曾有的疑惑,他提出的見解更真實可靠,而不是以假設性的權威尊嚴給予醫療意見。



  在他的新作中有許多詞語令人震撼,如「棄養潮」、「穿白袍的黑道」、「癌症產業」、「疾病行銷」、「痊不代表癒」等。也有許多觀念令人耳目一新,例如「透過管理學解析健康」,「用領導學分析健康」,他重複闡述「人體卓越的存在遠超出我們的理解及意會」。



  我自己也修道,奉行即知即行的原則,因此對於陳老師所說「健康屬於個人的修行路,必須自己行走」,完全信服。所謂一步一腳印,凡走過必留痕跡。此外,他提及柯維大師的「八個習慣」問世,強調修心,要有認錯的勇氣,才能大徹大悟的懺悔。認錯給自己轉彎的機會,如同禾穗結滿必定下彎,是自然而非做作。在健康的道路上,先向自己的肝臟、胰臟認錯則是邁向健康的第一步。而這第一步也最困難,因為要改積習,要放下我執,要改變養尊處優,要減少口腹之慾,要丟棄不健康的美食。



  我常誦老子的《清靜經》,這是每個人讀後各自體會不同的一部經典,但是最基本的內涵如同其名,就是「清靜」兩字。大宇宙是如此默默運行天地日月,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我們身體是小宇宙,本該順暢運行,我們卻橫加干擾,施予不當之強制醫療,或置入根本是化學合成之藥物,致身體小宇宙不平衡,當然以病痛抗議,而其源頭又是不當的飲食而起,我們捨「能量」趨「熱量」,致有這麼多的疾病纏身,孰令致之?原來始作俑者還是我們自己。因此我們要先謙卑的認錯,然後和我們的身體對話,重視它的感覺,進而身心合一,不再同床異夢。



  《清靜經》裡提到「人心好靜,而慾牽之。」我們姑且縮小範圍將這個慾字放在口腹之慾並不為過。如果我們不扭轉斷除不當的飲食,清靜的大自然宇宙豈能容下我們汙濁的身體小宇宙呢?斷食就是和身體對話最直接的方式,藉機清掃體內毒垢,斷食期間沒有雜念、妄念,那麼我們離清淨、寧靜就不遠了。



  認真的一口氣讀完陳老師的新作,讓我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我終於也生出和他一樣「自主健康」的自信。他在每一章、每一節或明示或隱喻,或規勸或危言,為的是要引導我們相信人是可以不生病、不罹癌的。



  營造永久健康的人生,這一切緣起於「信」,我了解他的心路歷程,我相信他的「利他」主義,於是我嘗試放下舊有似是而非的觀念,接受他所傳達「身體是自己的,豈可隨便委託醫療任意處置?」他讓我們相信,我們都可以走上健康自主管理的正途。



  這是一本啟發人心的健康書,相信讀者看了他的新書而醒悟,以致於改變自己的人是有福氣的,也是陳老師最樂見的有緣人了。



  感恩陳老師,謝謝帶領我們繼續往健康坦途邁進!



專文推薦



我看見一支刀

張瓊如/「煥源行」教育系統創辦人,「煥源生命教育」首席講師




  花好月圓的中秋佳節,在家族團圓的熱絡氛圍中,我獨坐一角,抱著一疊厚厚的稿件,以非常、非常緩慢的閱讀速度,逐字逐行的埋首。長輩問我在看什麼,表情怎會如此複雜嚴肅?我跟他說:「有一個人,成長於世代受景仰的醫師家族,從小是鄰里稱羨的天之驕子,後來也理所當然是習醫的高材生。可是,他現在四處奔走演講、寫書、開課、傾全力影響社會的焦點是──「請不要迷信醫師!吃藥絕對是錯的!」



  這位長輩聞言皺眉說:「怎麼會有這種人?這不是『公開』糟蹋自己給別人看嗎?」



  口氣中充滿了「這人是不是精神異常」的不以為然。



  是的!

  我看見一支刀!

  我看見一支支手術刀!

  我看見50支,不是「殺人不見血」的雷射手術刀!

  我看見50支,刀刀狠狠剖開自己、膿血四濺的手術刀!

  我看見50支,刀尖朝向自己心臟和腦門,在病灶要害「快狠準」俐落下手的手術刀!

  這50支刀,不是為了挖去恐懼和腫瘤,不是為了去病抗癌。



  是的!

  我看見50支良醫之刀!

  我看見專攻「還我佛性本貌」的高明醫術!



  你,因為什麼因緣或動機買(或是善知識赤誠相贈)了這本書呢?

  如果你期盼看到有關於營養、運動、獨門功法,甚至偉大學說發表……,請闔上這本書。

  如果你想要進入華美、如沐春風的性靈法門,拜見一位偉大導師……,請闔上這本書。

  如果你不具備子路「聞過則喜」的堅定開悟勇氣……,請闔上這本書。

  九把刀,能席捲破壞多少社會僵化的執著知見?



  本書中,陳立維老師的50支手術刀,刀刀朝向自己、朝向家人、朝向社會「曾經的科學醫療榮耀」開腸剖肚。這50篇心血要說的,不是白色巨塔充滿多少膿瘡的醜惡;他要說的是:別讓別人(所謂主流專家的僵化霸道)癱瘓你的自主意志!



  你的整體生命,遠比你以為的還要更真、更善、更美!

  用相信和行動,證明你是「天道流行於身內」的天之驕子(女)吧!



  我看見一支支刀!

  50支秉持「天理良知」的開心大刀!



  邀請你把心、把腦敞開交給陳立維老師,讓他以50支鋒利筆刀,一刀刀,還你佛性本貌!

  準備好了嗎?請打開下一頁,躺上「開心手術檯」吧!



專文推薦



健康,是持續與身體對話的真自信!

許淑芬/(前正因文化資深編輯)




  從事出版二十年,編輯好書無數,徜徉書海與智者心領神會的豐美,總令我感恩上天的厚愛。尤其身處眾口鑠金的現世,凡能閱讀有別於主流觀點的正本清源之作,悸動與感動之餘,更多的是知行合一的渴望。



  初識陳立維老師大作,正有如斯感受!



  回想因健康問題黯然離開職場,與多數人一樣,也曾不假思索的將身體交託給醫生。遺憾的是,頭痛醫頭的醫療行為完全無濟於事,時好時壞的症狀令我沮喪莫名。醫聖張仲景說得好:「疾病其實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忠實記錄。」於是,下定決心反求諸己。報載有位老先生十年間翻閱逾一萬本健康叢書,獨立治好困擾多年的慢性病;我何其有幸,近一年四十多本相關著作的研讀,即在陳老師《零疾病,真健康:不依賴醫生的80種方法》中看見曙光。



  難忘4月28日深具意義的首次會面,與其說是老師的真知灼見,毋寧說是對健康的絕對自信引領我一探究竟。至今,歷經「彩虹舒活營」四次洗禮,期間更加鑽研《彩虹處方》《酵益密碼》以及《益生菌觀點》,渴求健康的我如說修行,將書中論述一點一滴落實於生活中。在四個多月的肝膽腸排毒與酵益斷食後,身心靈的淨化與進化令我無限歡喜,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因此當陳老師囑我為新書寫序,習於隱身幕後編輯的我深知有拋磚引玉之責,忐忑之餘,只有服膺愛因斯坦名言「經驗是唯一的知識」,提筆推薦。



  撰文期間,黑心餿水油席捲全台愈演愈烈,食安問題再度引起各界恐慌,陳老師一貫的呼籲也格外發人深省:「不健康的幅員廣大,這股向下沉淪的力道需要你我一起來扶持,我們有必要對自己許下行動承諾,必須是十足積極進取的態度才有機會喚醒低迷的學習力。自己先嘗試斷食吧!這是我誠懇的請求,必要時成立有規模的斷食訓練班,經由合格的老師授課完畢後,設定好斷食的基本門檻七天,很有決心與意志力的經歷身體前所未有的淨化之路,親眼見證自己的身體在毫無熟食和消化的干擾下,所能啟動的大掃除工程。」



  是的,知識來自於經驗的累積,來自於身體力行與切身感受,融會貫通方能有所獲得。在一般人思維中彷彿天方夜譚的「斷食」行徑,我卻本能的單純信受,在舒活營多位老師與志工協助下開啟斷食門扉。如同陳老師所言:「如果你重視健康,斷食遲早是你必須見習的歷程,當它成為你的例行公事後,你會突然看到自己『不生病』的自信。」果然,深刻體會斷食七天的威力後,對於健康,竟湧現前所未有的真自信!



  關於一個行為善惡的判別基準,釋尊引用佛典《法句經》闡述:「若做了某個行為後嘆息懊悔,受到痛苦的報應,那就是不好的行為。反之,若內心充滿喜悅,蒙受歡喜的果報,那就是好的行為。」初嘗斷食的成功經驗令我精神奕奕、身心清淨,深信這也是任何人都能複製的健康模式。何況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已明示:「身體內在的自然力量才是疾病真正的治療師。」美國自然醫療名醫威爾也表明:「健康的本質就是內在的平衡。」身體原是一個小宇宙,充滿了自然界的合理邏輯。歷經舒活營的學習,我懂得信賴自己的身體!讚嘆身體的偉大!當然也為過往無知所造成的身體負擔而深深懺悔。感恩舒活營上演一齣齣動人的健康故事,強化我喚醒身體覺知的信心,幫助我從身體的角度看待健康,進而理解身體的意識,尊重並順從身體的優先順序。



  很喜歡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萬加麗‧馬塔伊(Wangari Muta Maathai)的一席話:「若是想完成任何事,就要在當下著手;若想要改變任何事,自己要率先改變。」正因為深信不疑,我力行著:早上的半日斷食(以能量取代熱量),降低熟食慾望,提高生食比例自製彩虹餐,同時補充益生菌增強腹腦免疫力,戶外健走運動並以週計畫調整身心狀態。在此衷心感謝先生與孩子的從善如流,我們一家人的顯著轉變,也帶動了周遭親朋好友精進健康。



  誠如老師一再強調,健康是利他的實踐,但即便存在利他的超級動能,首部曲還是要把自己照顧好。生命因利他而存在,可是利己和利他之間存在著奧妙的關係,修行修自己,健康也從保養自己做起,實際行動之後才有口沫橫飛的條件。又說:「分享健康是分享觀念和態度,是分享心得和信念,是分享故事和感動。值汙染與毒素盛行之此時,健康不再是可以獨善其身的概念,擁有健康之後必須能利益多數人,不願意分享健康的人將不會健康,畢竟傳播愛的喜悅為健康加了最多分數,造福別人必能更造福自己,健康必然是兼善天下的使命與成果。」



  是的!今後我仍會一以貫之,與更多有緣人分享善知識。



  既然大家都知道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日蓮大聖人更教示我們「生命為一切財寶中第一之財寶」,遍滿大宇宙的寶物也不及生命的價值。但不容否認,舒適圈的安穩總是使改變更加艱鉅;線性思考與日復一日的慣性生活也使人們不再捫心自問: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做了多少功課來了解自己的身體?



  文末,謹以崇敬的國際創價學會池田大作會長的指導與讀者共勉:「健康是爭取來的!飲食的內容、生活的形態,完全取決於自己。比起治療疾病,預防疾病才是最佳的健康法。」



  誠摯邀請您正視本書,拉高健康的視野與位階是當務之急,爭取健康刻不容緩,期盼這條依然人煙罕至的健康正道,有您同行。










沒有留言: